廂式壓濾機是一種依靠濾板擠壓實現固液分離的脫水設備,廣泛應用于市政污泥、工業廢水處理、礦山冶金等領域。其優缺點如下:
一、優點
脫水效率高,泥餅含水率低
廂式壓濾機通過濾板對物料的高強度擠壓(工作壓力通常為 0.6~2.0MPa),能有效分離污泥中的自由水和部分結合水,泥餅含水率可低至 60%~80%(具體取決于污泥性質和預處理效果),遠低于板框壓濾機(部分老式設備)或離心脫水機的脫水效果,有利于后續運輸和處置(如填埋、焚燒、資源化利用)。
相關閱讀:廂式壓濾機脫泥含水率 廂式壓濾機脫泥預處理的方法有哪些
濾餅品質好,固體回收率高
濾布攔截作用強,能有效截留細小顆粒,濾餅含固率高且結構致密,不易散落;同時,壓濾過程中物料在濾室內充分靜置過濾,固體回收率可達 95% 以上,減少了固廢流失和二次污染風險。
適用范圍廣,適應性強
可處理多種性質的物料,包括高濃度污泥、黏稠漿料、含顆粒雜質的懸浮液等,無論是市政污泥、印染污泥、化工污泥,還是礦山尾泥、食品加工廢渣等均能適用。
對物料濃度波動的適應性較強,進料濃度在 10%~30% 范圍內均可穩定運行(濃度過低時可通過預處理調節)。
操作靈活,可控性強
可通過調整過濾壓力、過濾時間、進料速度等參數,根據物料特性優化脫水效果。
自動化程度可靈活配置(手動、半自動、全自動),全自動機型可實現濾板自動壓緊、進料、壓榨、拉板卸料等流程,節省人力成本。
結構簡單,維護方便
核心部件為濾板和濾布,結構相對簡單,易損件(如濾布、密封圈)更換便捷;日常維護主要涉及濾布清洗、濾板檢查等,技術門檻低,適合長期穩定運行。
二、缺點
間歇性運行,處理效率受限于周期
廂式壓濾機屬于間歇式設備,需完成 “壓緊→進料→過濾→壓榨→松開→卸料” 一個完整周期后才能進行下一批次處理,單批次處理時間通常為 30~120 分鐘,對于大規模、連續化生產的場景(如大型污水處理廠),需多臺設備并聯運行,增加設備投資和占地面積。
占地面積較大
濾板需排列成組,且為方便濾板拉開卸料,設備需預留一定的操作空間,相比連續運行的離心脫水機或帶式壓濾機,占地面積更大,對場地布局有一定要求。
濾布易堵塞,需定期清洗或更換
若物料中含有黏性物質(如油脂、膠體)或細小顆粒,易造成濾布孔隙堵塞,導致過濾速度下降、濾餅含水率升高。需定期拆卸濾布進行清洗(如高壓水沖洗),頻繁堵塞時還需更換濾布,增加了維護工作量和耗材成本。
對預處理依賴性強
若污泥未經有效預處理(如絮凝調理),顆粒分散度高、透水性差,會導致過濾時間延長、濾餅含水率上升,甚至出現 “跑料”(物料從濾板間隙泄漏)現象,因此需配合藥劑調理等預處理工藝,增加了前期成本和操作復雜度。
高壓運行下的能耗和設備損耗
為實現高強度壓榨,設備需配備高壓液壓系統,能耗相對較高;同時,濾板在反復壓緊、松開過程中易因磨損、碰撞出現裂紋,尤其是處理腐蝕性物料時,濾板(如鑄鐵材質)壽命會縮短,需定期檢查更換。
總結
廂式壓濾機的核心優勢在于脫水效果好、適應性強,適合對泥餅含水率要求高、物料性質復雜的場景;但受限于間歇運行、占地面積大、對預處理依賴等缺點,更適用于中小規模處理或對脫水品質有嚴格要求的工況。實際選型時,需結合處理量、物料特性、場地條件及成本預算綜合考量。